教會已經有粉絲專頁了,還需要網站嗎?

在數位化時代,網路早已成為資訊傳播與互動的核心媒介,然而大多數台灣教會卻仍將網站視為靜態的資訊發布平台,僅用於介紹教會、查詢資料或展示活動訊息。這樣的侷限,不僅讓教會網站難以充分發揮其宣教潛力,也使其無法吸引更多的目光和參與。

大多數台灣教會傾向將網路當成教會簡介、資料查詢、 以及活動看版來使用;其網頁內容包括教會牧者與教會地址的資訊、聚會時間與內容 、講道篇章、經文查詢、相關教會網站查詢、以及重大教會佈道與培靈聚會的活動訊息,媚孱完全規限在教會的傳統事工項目與工作內容;輕忽上網使用人的資訊擷取與詮釋的主動性,以及忽視網路傳播媒介本身具有的互動特性。

許多教會在架設網站時,面臨兩大迷思。一方面,因內部缺乏技術人員與經費,網站維運常因此停滯,甚至不敢嘗試深入發展網路事工。另一方面,網站經營的責任往往被視為牧師或教會幹事的專屬任務,忽略了網站維護其實可以由不同時段的同工分擔,甚至不需要精通程式語言。

一個現代的教會網站,通常會建議有個最主要的負責同工,可以統籌網站後續的更新維護。也需要同時允許多人在後台操作,意思就是只要設定分發好帳號密碼及權限,不同部門的人可以把資料即時更新到教會網站上,這樣也可以減少主要負責維護的同工工作量。

現今的網頁架構操作上其實很容易上手,非相關背景的人也可以去做維護。有些教會可能會擔心同工不夠,沒人可以負責維護教會網站,其實可以安排製作週報的同工來更新,在製作好週報的同時,把週報放置到網路上,就是一種經營與維護!

網站是教會在網路上的實體

網站其實也是自己教會形象的一部分,一個教會的網站,在某些程度上面也反映了這間教會的風格,當慕道友點進你們的教會官方網站了解資訊時,第一眼看見的就是整體網站的視覺設計,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教會網站的設計,能夠更幫助其他人了解你們教會!

教會網站有一個很重要的功用是,讓別人更了解我們的教會、更了解這個信仰!在經營教會網站的過程中,我們要常常記得,教會網站建置不是只給會友看的,大多數的教會網站全都是為他們自己的會眾所設計, 他們使用的語言及內容完全排除非基督徒,這是為什麼教會網站無法深入社區的主要原因。

教會網站若希望成為宣教的工具,必須跳脫僅為內部服務的框架,轉而以開放的姿態,提供更多親切且容易理解的內容,拉近與非基督徒的距離。唯有如此,教會網站才能真正成為促進福音廣傳、連結社區的有力媒介,而不只是侷限於內部信仰生活的延伸工具。

一個好的網站必需讓人在網站上快速找到資料,分類、標籤太複雜、主選單不夠明確,都可能讓瀏覽者挫折離開,導致他們再也不想來這個網站,可以先自己簡單的拿起紙筆,規劃網站的連結關係。

教會網站的雛型製作好後,找一個從來沒有看過網站的人瀏覽,讓他們找指定的頁面,看看他們可以多快找到,如果在完全不回答問題的狀況下,找了非常久都沒看見,基本上都是網站的瀏覽動線規畫不良造成的。

官網就是能夠代表教會的官方主場根本,而且官網的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指標性,在網路上有絕對的主權優勢。當今天有一個人想了解教會,卻只找得到粉絲專頁跟部落格,你該如何期待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將動態牆上的資訊一則則捲動,找出他想要的訊息? 

粉絲專頁只能發佈訊息及照片相關資訊,但無法直接搜尋較早期的資料,必須從時間軸上慢慢的一則則捲動,有時候可能還會 miss 掉訊息。因此如果今天有慕道友想要搜尋關於教會的牧師是誰、這間教會的信仰核心是什麼?這間是什麼樣的教會?這些問題是沒辦法一次概括在粉絲團的關於我們區塊。

臉書在 Z 世代族群中已逐漸沒落

有很多的國高中生使用別的社群平台,但如果年輕人要查詢關於教會、尋找教會的過程中,可能還是會偏向直接用 Google 搜尋,如果這時候沒有一個自己的教會官網,可能就搜尋不到教會了!

建議以教會官方網站為主,Facebook 粉絲團為輔,利用教會官方網站具有可信度高且完整的資訊,可以方便會友或是慕道友透過搜尋方式得到完整的教會訊息,並搭配透過粉絲團每日不同時段的訊息推播。

用心的打造官方網站,撰寫充實的內容、清楚明瞭的網站瀏覽動線、賞心悅目的圖文排版等等,皆會加強瀏覽者的信任度。官網相較於粉絲專頁及部落格,官網具有一個公信力與權威性,瀏覽者也能透過設計良好的官網快速的了解這間教會。

一般教會所需要的形象網頁,包含靜態與動態的教會介紹、活動與聚會訊息發佈、主日活動影音、教會課程、服事機會、靈修教材發佈等從網頁規劃、視覺設計、主機託管、到任何網頁相關的技術問題,我可以成為您隨時的資訊同工,讓您不再為網站相關問題操心。

我願意用最少的收費,幫助有需要的教會建立起符合現代需求的網站,達到宣教、傳福音的目的,成為網路上眾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