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莫爾效應:科技進步下的隱憂

美國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William Baumol)所提出的一個現象,主要將經濟體分為兩個部分,商品部門隨著科技的發展,製造成本降低,價格越來越便宜,但服務業能夠服務的效率並未大幅改善,卻價格越來越昂貴的一種現象。

產品功能越來越強,價格卻持續降低。電視越來越大,手機越來越快,Netflix 與 KKBOX 只需要便宜的月租費,幾小時的電影院、演唱會的票價要上千元。每個人隨身帶著相機、筆電、手機。資訊彈指即得,軟體、娛樂只需要付月費就有,出行與用餐也都有更多選擇。

另一方面,醫院大排長龍,自費項目越來越多。買東西變便宜,修東西越來越貴。洗髮精越來越便宜,剪頭髮越來越貴。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便宜,上餐廳越來越貴。還有逐漸增加的教育帳單,包括學校、才藝班、保母、家教等。

過去一個電腦套裝軟體頂多賣 1000 萬份,現在Google 卻有超過 10 億人使用。每一位軟體工程師帶來更高生產力,報酬就更高。只要是個人、家庭、公司內會重覆兩次以上的交易行為,在國外幾乎都轉化成訂閱制,經營會員資料庫,而且就算用戶數不再增加了,收入仍然會持續而來。

奇怪的是,提供「服務」的人的生產力沒有提高,報酬卻也提高了。鮑莫爾的舉例演奏一段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所需要的人數和時間,即便到了現在,演出這段曲目所需時間和人力,還是和 200 年前一模一樣。不過花費數年時間學習和練習、同時還需要吃飯和睡覺的音樂演奏者,不可能接受與 200 年前一樣的報酬。

醫師同一個時間點只能替一個病人看病,並沒有辦法同時為多個病人看病,餐廳服務生並沒有從一小時服務6桌,變成600桌。理髮師也沒有辦法同時幫 6 個人理髮。但設備與器材卻隨著科技的發展,成本降低,所創造的單位經濟價值也越低。

「商品」與「服務」的基本差別是服務需要服務人類的時間。樂手表演、醫師診療、律師諮詢、教師授課、按摩師按摩等,都需要服務人類的時間,且同一時間,只能服務一個人,但提供商品、軟體、線上課程、Netflix、Google 則不需要。

鮑莫爾認為,成本病根本無法治愈,隨著 AI 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自動化很可能將取代部分低端工作,這意味著自動化將使商品的生產效率提高,與此同時和生活品質有關的服務將會變更昂貴,而批量生產的商品將會變得越來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