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句幹話!

以前有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可以存下「一萬元」,然後繳房租、買電子書、繳行動網路、繳工作用的美工軟體,最後才是吃飯錢、休閒娛樂。

所有人都在指責我:「是你自己辭掉工作的,沒有人逼你離職,你必須要為你這個行為負責,大家都幫不了你,你要為你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

還對我說:「只要每個月的薪水存一萬下來,不要去買電子書、軟體、3C產品,100 個月後你就存了 100 萬,努力存錢一定可以存到錢的。」這種幹話。 對你而言,我之所以窮困,都是因為自己不努力、不存錢、甚至揮霍奢侈導致,不能怪社會環境。

做舒服的工作,是沒資格跟我講存錢、努力,因為你是站在我們所不能及的高處,俯視著比你更辛苦工作窮忙的人,你去做這些爛工作,再來跟我講這些大道理。 

社會對於弱勢族群,永遠標上一個「只能用體力工作」的標籤,指責他們為何不去做「辛苦、骯髒、危險」的工作,認為失業的人,應該去撿那些沒人要做的爛工作來做。如果不願意做又挑三揀四,就以眼高手低或是好吃懶做的標籤來羞辱他們。

主張「弱勢族群只能用體力工作」的人,大多認為沒有工作或不願意工作的人,都只是因為不肯吃苦、好吃懶做,甚至還會說出「只要不挑怎麼會沒工作?」這種話來羞辱人。

我會被老闆資遣,是因為我希望公司負擔我的 Adobe 軟體,希望老老闆幫我加薪 2000元,甚至威脅要停掉我每月負擔的 Adobe 軟體,結果讓老闆不開心,於是當場把我資遣,我有拿到「非自願離職證明」。

這是我上一份工作,之後就一直失業到現在,靠在公司學會的技能開始自己接案。每天電話鈴聲響起,都是案主打電話給我、傳訊息給我,我就開始工作了,如果沒有這些案主付錢給我,我恐怕要借錢才能過生活,那真是淒慘。

目前「接案收入」只有一萬左右,只能過基本生活,不能投資自己,每個月都要用這些收入,負擔 Adobe、行動網路、伙食費用,幸好不用負擔房租,免費住在教會朋友家。

自己架設的個人網站,每天只有少少 100多人瀏覽,粉絲專頁觸及率低到讓我懷疑人生,每天不知道在「忙」什麼,生活找不到重心,焦慮、無聊,會想吃東西紓壓,可是怎麼吃,都吃不飽,我究竟是缺「金錢」還是缺「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