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沉迷 3C,容易電玩成癮

娛樂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學習,消遣,社交,抒壓的方式,現今,捷運上、路上隨處可見的『低頭族』就幾乎都是手機遊戲、掌上型主機的玩家。電玩具有放鬆的作用,但是卻很容易引起沉迷,如果過度沈迷於電動玩具,往往會失去對其他事物的興趣,導致與其他人交流的減少。
電動玩具提供了一個虛擬遠離現實的環境,讓兒童在其中享受平常無法做到的遐想,其最迷人的特質是「立即滿足與報償」的痛快感,那是一種即時得到報酬、滿足或聲光效果燦爛的快感。能提供聲、光、交互、反饋這類需求的電動玩具,通常是最能吸引兒童持續玩下去。
兒童只要按壓有撥放鍵、滑鼠的觸摸動作,就能控制電動裡的人物迴旋踢、 跑進跑出,這份刺激與成就感讓大腦感到滿足。
電動玩具這個工具本身並沒有好壞,它的好處與壞處都是用的人所賦予的,如果不成癮,它可以是一個壓力抒發管道,但成癮就會耽誤兒童的學習狀況,打電動時會感覺刺激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神經傳導素,會讓人感覺滿足,這是屬於效期短暫的賀爾蒙,⽽且⼀次比⼀次需要更多刺激才會分泌,因此會導致成癮現象,相對地⼾外玩耍、運動會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血清素會讓人覺得幸福,而且不會有成癮問題。
要避免兒童沉迷打電動,最好的方式是讓他養成打電動之外的興趣,盡量帶領兒童進入大自然,領悟各種動植物的美,進行戶外探索,發展一門與圖形、顏色、聲音、氣味、情感等有關的興趣愛好,例如:音樂、運動、繪畫…等等,都同樣具備抒發壓力、掌握自主、獲得成就感的需求。
在電玩之外,培養孩子有多元、熱衷的興趣與活動,並有機會享受好的人際經驗,將會是避免兒童沉迷電動玩具最好的方法。
大多數的兒童都被過度保護,唯有在電玩的世界才有「成就感」。因此,現在父母必須將每個兒童視為小大人,多尊重他的意見,讓孩子在現實生活裡有更多的主導權即決定權,當他嚐到自主的樂趣及做決定的力量感之後,就不必到電玩世界尋找「自我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