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漲基本工資,治標不治本

但台灣的最低基本工資有調跟沒調一樣,因為已經領超過基本工資的人,開銷負擔更重了,尤其是要養家的勞工,因為這基本工資一調高,勢必會造成物價上漲,因為這基本工資調漲對這些人絲毫沒有任何的幫助。

原本領 30K 可以吃到一個 80 元的便當,明年若還是月領三萬,一個便當卻要100元。你看出來了嗎?他們仍然領一樣的薪資,卻反而要承受物價上漲,導致實質三萬薪資縮水的後果,如果是你,你心裡幹不幹。

我擔心的反而是因為薪資因物價上漲而縮水,勞工因此不敢貿然消費的通貨緊縮。即使基本工資加薪,也被物價上揚吞掉,服務業的便當、飲料、小吃無所不漲,到頭來一場空。高漲的物價,又成為明年調高基本工資的理由,就像今年養雞生蛋,明年蛋又生了雞,兩者無盡循環。

領基本工資是通常都是邊際勞工或社會弱勢等,而多數人很多薪資都領超過基本工資,若領的薪資都高基本工資,那基本工資的調漲,其實對企業來說根本就沒差。

因為企業所發出去的薪資都高於基本工資,對他來說他的成本是沒增加,若企業會因此增加成本, 就表示該企業是很多員工都只領基本工資。然而一家企業的競爭力要靠員工領基本工資才有 ,這家企業是有很大問題的。
  • 那些原本的薪水就超過基本工資的人,心裡應該很幹!
  • 大部分雇主都希望你領的是基本工資,做 40K 的工作!
基層勞工,他們無法決定自己勞動的價值所得,要靠企業主(老闆)依政府規定的基本薪資給薪水。在金字塔底層的苦勞,靠著領基本薪資過日子,他們是最弱勢的一群人。

如果金字塔底層的弱勢勞工,能夠得到照顧過好日子,你還會擔心中上層結構的人,日子會不好過嗎?基本工資就是底層勞工生活的「品質所在」。也是兩百多萬領基本薪資的勞工,過日子的生存底線。

基本工資訂定的目的與意義,是為了保障弱勢勞工基本生活所需,簡單講就是要讓勞工足以溫飽,而且不是勞工個人能溫飽而已,而是家庭可溫飽。

這些月領基本工資上下的勞工,年紀、產業或資歷各不相同,但從他們的描述中卻不斷驗證一件事,只領一份基本工資絕對不可能負擔養家重任。

如果從國際勞工組織(ILO)公約對基本工資「維持勞工基本家庭生活需求」的定義來看,基本工資不僅要讓勞工足以維持個人基本開銷,更須一併顧及勞工家庭的生活需求,在這樣的前提下,台灣的基本工資根本從未滿足「一家溫飽」的基本定義。

看到仍有如此眾多勞工領取低於基本工資的報酬,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如果只能靠壓榨、剝削勞工得到,企業豈能不感羞愧?無論如何,基本工資仍該向維持「工人家庭成年男女各一人的生活費用」靠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