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將革新全人類的生活模式

第一次工業革命

大約從 1760 年延續至 1860 年,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次工業革命,也是一切的起頭,因為瓦特發明了蒸氣機,機械力開始取代了人力、獸力。

第二次工業革命

始於 19 世紀末,電燈、汽車、飛機、無線電被發明了。隨著電氣和流水線的出現,現代化的工廠應運而生,生產力大大提升,令社會物質富裕起來,商業活動增加,工業技術人員及受教育的白領階層興起,成為農民及藍領工人之上的中產階級。

第三次工業革命

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催生這場革命的是半導體技術、個人電腦和網際網路的出現,隨後電子郵件、辨公室軟體,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開啟了資訊數位時代,成就了Microsoft、Google、Apple、Amazon 這些科技巨頭。

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得到了強大的「雙手」幫忙負荷勞力,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讓人類多了新「大腦」處理資訊,使得生產的過程中得以更精密地作業。我們現今食、衣、住、行、育、樂,都脫離不了第二次及第三次的範疇,而這幾次工業革命的結果,都深深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

「機械」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從歐洲走向全球,共花了 120 年。相比之下,「網路」僅用了不到 10 年的時間,便傳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在第三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大量運用自動化機器人、感測器物聯網、供應鏈互聯網、銷售及生產大數據分析,以「人機協作」的方式,提升全製造價值鏈之生產力及品質。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以更快的速度席捲全球,它將革新全人類的生活模式,2025年,世界 15 大經濟體,將因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普及,導致全球 6~8 億個工作崗位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