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棄複雜的繁瑣官僚,挹注簡化的新體系

福利政策一旦設立門檻及條件,則需要一個龐大的文官體系來執行,即便民眾符合某項福利的資格,但申請過程太過複雜,又需要有特別的「臨時約僱人員」,來協助民眾排解申請困難。

呼籲政府提供線上申請表,讓民眾待在家中保持社交距離,透過網路填寫申請表回傳給政府,再由公務員來審核資料,只要符合資格的,直接撥款到戶頭?要是我們不先解決行政作業的詬病,那公務員怎麼會有時間來服務我們人民?

如果是實施全民基本收入,沒有附加條件的覆蓋範圍,審查誰符合條件,可縮減官僚行政的規模,整併相關社會福利單位,降低人員聘雇與行政業務的成本。

基本收入不是施捨,它是不可剝奪的「人權」,當生存保障成為國民的「自然權利」,而非「國家救助」時,國民就不需要為了這種「有工作就不能領」的社會救助精打細算,故意讓自己的資格留在某些門檻範圍內。

全民基本收入就是一個簡單的理論:

基礎生活保障,即可負擔每月基本的生活需求:食物、房租和交通。完全沒有附帶條款,不會有人對應該做什麼指手畫腳。當我們瞭解到貧窮的本質之後,我不禁思考:這不正是我們一直期待的解決方式?

我們當今的富裕程度首次達到了能夠提供一筆可觀的基本收入的程度。我們可以丟掉那整套不計代價迫使受扶助者從事低生產力工作的繁瑣官僚制度,也可以揚棄複雜的租稅減免制度,而把資金挹注於這套簡化的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