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貴族精神:地位越高,責任越大
古代的社會菁英在享受權力的同時,也必須負擔起相對應的責任。菁英擁有特權,卻也有照顧平民、引導平民、為平民的福祉打算之義務。
真正的貴族精神不是官職,不是財物,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價值為核心的人文精神,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獻自己,服務國家。
西方貴族出身的科學家,探險家,考古學家,企業家,投資者都不少,他們有資源,使他們有本錢去冒險做危險的開創,深入未知的境地,不計代價的推進人類文明。
貴族精神有三根重要的支柱:
一、文化的教養:
抵禦物慾主義的誘惑,不以享樂為人生目的,培育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神。
二、社會的擔當:
作為社會精英,嚴於自律,珍惜榮譽,扶助弱勢群體,擔當起社區與國家的責任。
三、自由的靈魂:
有獨立的意志,在權力與金錢面前敢於說不。而且具性與道德的自主性,能夠超越時尚與潮流,不為政治強權與多數人的意見所奴役。
工業革命推翻貴族制度
工業革命讓人類生產方式徹底改變,機器取代人力和獸力,人口逐漸從農村走向了城市,大工廠生產取代了家庭手工業。由於生產方式的改變,擁有土地的貴族勢力逐漸削弱,平民的自我意識逐漸上漲。
電燈、汽車、飛機、無線電先後被發明,科技發明令社會物質富裕起來,商業活動增加,受大學教育的白領階層興起,成為農民及藍領工人之上的中產階級,亦可享有過去只有貴族才能擁有的家飾、家具及生活品質。
貴族制度最終在西方世界首先崩解了。新世界的思想是人人皆平等,這股「人人平等」的思想,也伴隨著工業革命的浪潮,從西方傳到了東方。
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受封建桎梏束縛的日本,引起強烈的反響。一時之間,人人平等變成了文明開化、追上西方的關鍵思想。於是乎,無論在東方或是西方,無論變革的徹底與否,封建階級的社會終究走向了終結。
每個人(至少在憲法規定上)都變成平等的公民。「人人平等」的思潮,確實解除了貴族對於平民的壓迫,甚至推動了奴隸制度的終結,絕對是時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