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地獄的靈糧堂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是台灣最有影響力的教會之一,全球逾500間分堂,台灣占了將近一半,全台分堂數達210間,教友不乏社會賢達,奧美廣告白崇亮、HTC 王雪紅即為代表性人物。

靈糧堂導入企業化經營的方式管理教會,並且融入「成功神學」的概念以吸引信徒,其附屬事業版圖擴張到報社《基督教論壇報、國度復興報、基督教今日報》、電台《佳音廣播電台》、電視台《GoodTV 好消息》、網路媒體《風向新聞》、娛樂《 JESUS FASHION、Asia for JESUS、新生命小組、藝起發光》。

靈糧堂原本是趙世光牧師於1942年在上海成立的獨立教會、1954年來到台灣設立台北靈糧堂,一開始並不是靈恩派的教會。自1977年周神助牧師開始牧養靈糧堂後走向靈恩派,香港的靈糧堂因此跟台灣切割。走向靈恩派後,靈糧堂以特殊的晨禱方式和歡樂的敬拜讚美儀式吸引大批信眾,每次主日可有兩千多人參與。

靈糧堂引用彼得·魏格納的話多過聖經的話無數倍,他的啟示被靈糧堂奉為至寶。彼得·魏格納是當代靈恩派的大掌門,魏格納領袖學院院長,國際使徒聯盟首席使徒,對當代靈恩派的影響無人能及,是當今所有靈恩派教會的領路人。

靈糧堂強調『屬靈』,認為犯罪的背後是有『撒旦』的靈在操作,所以這是一場『屬靈爭戰』,以打贏『屬靈爭戰』名號推動「轉化七大山頭」運動,這七座山是代表七個神要掌管的社會結構,分別為娛樂、企業、宗教、傳媒、教育、家庭、政府,並且鼓勵破除「貧窮的靈」,進行財富大轉移。

目前,幾乎所有的靈糧堂牧師都在講「多種多收」的歪理,原因是為了要拚奉獻、拚人數、還建堂的巨額貸款,對於「多種多收」的理論,牧師都是「直接受惠者」,所有人的金錢都會流向他們的口袋,他們的生活都極其奢侈。

靈糧堂為了要拚人數和奉獻,他們根本不在乎信徒是否真正悔改和重生,也不關心信徒的靈命和品格,他們只想要用捏造的言語在信徒身上取利。他們拔羊毛、剝羊皮,他們只想要信徒口袋裡的錢。